话说,在一些国家的养猪场,养殖户会使用一种叫“生产保护架”的工具,在母猪生产前后限制母猪活动,防止母猪不小心压在刚出生的小猪身上,增加幼崽存活率。
这种东西长这样:


然而,有些动物组织就不高兴了:这样做,母猪动都动不了,怎么跟自己的孩子交流?太没人性了!
于是,为了揭露养猪场的残暴,新西兰动物权益组织Farmwatch把VR摄像头带到了养猪场,拍下了母猪在生产保护架中的悲惨生活。
Farmwatch在7月24日把这段360度VR视频上传到YouTube,并表示他们要通过这段视频告诉大家母猪“坐月子”的生活有多悲惨:
“母猪的生活真的很惨啊,惨到你想象不到!我在养猪场待了一两个小时,简直就是噩梦啊,它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一复一日,动都动不了。”Farmwatch调查员John Darroch说,“很多调查已经发现,其实还有其他功能相同的工具。全新西兰有三分之一的猪场都不使用生产保护栏,所以肯定有其他既可以让母猪和小猪玩耍,又可以保证小猪安全的方法。”

然而,养殖户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且表示,新西兰猪肉部主席Ian Carter都支持使用这种东西呀!
就这样,面对圣母心满满的动物保护组织,养殖户把包袱抛给了猪肉部主席。主席Ian Carter感到非常无奈,说:“公众没有正确理解到为什么养殖户要做这些措施保护牲畜。”
为了增强说服力,主席大人还把国家动物福利咨询委员会(NAWAC)摆了出来,他说,去年委员会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这么说的:“在母猪生产前5天到生产后4周,都应该使用生产保护架。虽然我们明白这种保护架会给母猪行动不便,但是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都表明,这种保护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幼崽和母猪。”

然而,John Darroch仍然不服:“国家动物福利咨询委员会是说猪场内没有其他工具可以选择,但是猪场外总有其他可替代工具吧?!”
……看来,这场关于“要母猪还是要小猪”的争论没完没了。
我们获悉,目前一些欧洲国家、加拿大和美国的部分州已经禁止使用这种生产保护架了。至于是否应该取消,只好交给新西兰人民自己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