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在半年前,移动内容资讯平台趣头条开始走进大众的视线,并且成为唯二的两款明星下沉产品。一款是创始人差点比产品还红的拼多多,一款就是有“资讯界拼多多”之称的趣头条。
前几天,趣头条更新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招股书,消息称其将于9月14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据财联社报道,今年8月,趣头条刚刚已经引入包括人民网旗下基金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投资额近8000万美元,投后估值达27亿美元。
更新的招股书显示,趣头条预计在美国IPO发行1600万份ADS,发行价7.00-9.00美元/ADS。该公司表示,其在美发行的1600万ADS大约等于400万该公司A类普通股。按9美元最高发行价计算,趣头条将通过IPO募集1.44亿美元资金。和此前公布的最大筹资额3亿美元相比,此番其募资额大幅跳水,接近“腰斩”。
或许是为IPO做准备,上市前夕的趣头条,数据欣然向好。APPstore新闻类免费排行中,趣头条当前的排名仅次于今日头条。
另外,招股书显示,2018年7月,趣头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880万,日活跃数为1710万,每个日活用户每天花费在平台上的时间平均约55.6分钟。
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官方透露,2017年底,趣头条的月活用户接近3000万,日活超过1000万。单纯从数据来看,去年底到现在,趣头条的用户数据仍然在增长。
对于很多没有接触甚至没有听说过这款产品的人来说,趣头条的出现,就跟拼多多一样的突然,忽然一天,刷屏朋友圈,并且带着席卷一切高龄家属的强势做派。
在媒体投以关注目光以前,趣头条到底在影响哪些人?此前,刺猬君专门做过一期用户调查——《为了收徒弟红包,妈妈把“趣头条”推荐给了我》,介绍了那些真正在接触并且使用趣头条的用户。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80后、90后,回家一看,50后、60后的父母们正陶醉在趣头条的收徒机制中不可自拔,只要按时阅读、分享,收更多的徒弟,就有机会把平台上的币兑换成现金。
处于金字塔尖的人可以几乎每个月都可以收到可观的收入。趣头条用户A100899以25万的总收入排名第一,其单周收入排行同样第一,达到1.5万左右。
得益于自带推广效果的用户传播机制,趣头条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日活就顺利破1000万。当时有分析认为,把钱分给用户,让用户进行自传播拉新的成本远低于购买流量渠道的价格。
但让趣头条获得高增长的“收徒”机制,也在随后引来争议。
“收徒模式对于用户增长肯定有作用,但是这类的用户群是有一定量的,而且当前市场上也不是趣头条一家这么做的平台,如果光靠收徒模式,只能吸引用户,但留不住用户的。”一家同样用过“网赚”模式的内容平台工作人员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说句实话,趣头条的内容还没法留住有质量的用户,如果没有收益这个东西,同样是看内容,我为什么不选择内容更丰富,质量相对更高一点的今日头条呢?”
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今年3月,谭思亮在一次专访中表示,拿到融资以后“最主要的还是内容建设,内容和算法层面的建设肯定是最核心的事。之前在内容这块我们一直在投入但还不够,总体对长尾的和专业的内容还需要加强”。
招股书显示,与去年上半年相比,2018年上半年,趣头条用于研发的费用确实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于此同时,销售和营销费用(市场费用)仍然占据着整个费用支出的大头。也就是说,有了收徒机制的趣头条,仍然需要花重金为平台购买流量渠道。
相对廉价的收徒机制也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新注册用户越多,趣头条承担的负担也会加重。上述工作人员也在怀疑一个问题,“你有钱去做,就有用户,那如果没钱了呢?用户会不会极速流失?”
当然在短期内,趣头条不会降低“收徒”这种拉新方式的权重。打开趣头条,弹出来的第一个内容就是红包,用户点击红包后,就需要进行注册。和半年前不一样,当初被诟病有传销嫌疑的“师徒机制”,现在改为了“邀请好友”。
“师徒机制”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换着花样给用户钱,钱成为了用户“注册、阅读、分享”内容的原动力。在趣头条上,阅读时政类信息以外的内容,都可以获得金币,所谓的阅读就是在点开一条新闻以后,停留一定的时间,并且滑动屏幕。
这或许就是今日头条和趣头条之间的本质差别。总有人说,同样受到下沉用户欢迎的今日头条是趣头条未来的方向。
今日头条的起家,靠的是用技术把内容更高效的推送到用户手中,本质上,注册今日头条的用户,依然是内容的消费者。但是趣头条的推荐机制到底有多成熟,用户是在刷币还是真阅读,都需要打一个问号。
被诟病的问题没有解决,趣头条还是选择打起精神赴美上市。
“IPO是件很正常的融资行为,如果公司有故事可以讲,那IPO就更容易,国外一般是团队有点眉目了, 就可以寻求上市融资,主要就是看公司缺不缺钱。”某证券公司从业者表示,“他只要觉得现在上市能募到让他满意的钱就行。”
对于趣头条来说,有了钱,才有机会保持增长,一方面可以把钱发给用户,让用户帮助平台完成拉新任务,或者用钱去购买流量;从另一方面来看,趣头条在内容建设上的压力,并不那么急迫,毕竟平台上的用户,并不是奔着内容来下载APP。
拿到腾讯投资的时候,谭思亮非常坦白的表示,“我觉得最终还是数据。当年做这个产品确实也遇上了时机,我们找准了市场,发展速度足够快。三线及以下的用户从前两年开始还是有一个相对的红利期,跟一二线的竞争不太一样,有一个比较大的成长空间。”
对于趣头条来说,也不需要等待一个更成熟的时机,再将公司推出去融资,资讯平台的天花板是很容易碰到的,现阶段,趣头条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这是最好的招股书。
来源:刺猬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