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是除了爱情之外另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它代表了进步,创新,与无限的希望。科幻转换成科技生产力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而这回,又一大科幻题材大作《玩家一号》就要上映,由科幻大师斯皮尔伯格亲手操刀,品质保证,本片将于3月30号在国内上映!影片根据美国作家恩斯特·克莱恩(Ernest Cline)公认最波澜壮阔的同名畅销书《Ready Player One》改编。豪不夸张的说,这本被称为“极客圣经”的传奇小说,影响了美国的虚拟现实产业、甚至整个科技产业的三观。
据说Oculus创始人帕尔默·拉奇(Palmer Luckey)曾要求每一个入职公司的员工都通读此书,体会虚拟现实游戏对现实产生的“扭曲场”和颠覆,藉此加深他们对“虚拟现实”这件事的理解。
独自创立VR公司Oculus,又把公司以20亿美元卖给Facebook的“90后极客”帕尔默·拉奇
这次,原著小说作者克莱恩也加入电影改编团队,跟斯皮尔伯格共同创作出电影《玩家一号》的剧本。
《玩家一号》的故事发生在2045年,未来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人口爆炸、能源消耗殆尽,社会贫富悬殊显著。
为了逃避现实,
OASIS的开发者詹姆斯·哈利迪(James Halliday)也因此成了地球上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人。
看过介绍,相信大家第一反应是——这部电影太“极客”了!太“游戏控”了!
我们却觉得,这部电影值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关注。
影迷能从以下三个视角,获得对未来世界的感知:
《玩家一号》里最大的反派,是IOI组织,它是2045年的科技巨头。
IOI的员工被称为“第六人”,妄图用作弊手段寻得彩蛋并掌控绿洲;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控制我们认为的“自由互联网”,进而获得垄断型财富。
在原著小说发表的2010-2011年,这碰巧也是当时备受争议的社会话题。如果你觉得IOI看起来很熟悉,其实它暗喻的就是当年的美国互联网霸主美国在线(AOL)。
IOI公司的高管认为自己必须不惜一切手段找到钥匙,获得终极垄断权;站在他们对立面的,是普通民众(网友)。
故事的主旨就成了——“普通人” vs “互联网巨头”。
在“低头族”的时代,社交平台、视频网站、搜索引擎......垄断流量的互联网巨头,其实从根本上塑造了我们的“虚拟世界”,拥有巨大权力。
去年美国科技圈最火的争论就是:互联网巨头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玩家一号》为我们展现的正是这种矛盾冲突,它很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最重要的矛盾之一。
斯皮尔伯格超越了一个电影人的身份,展现出“时代观察和思考者”的远见。
科技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构成了我们的未来。
今天看起来羞涩古怪的“宅男极客”,很多都恰好是在亲手打造未来的人。
跟哈利迪和韦德一样,刚刚成功发射了可回收火箭“猎鹰”的埃隆·马斯克,就曾经是游戏《龙与地下城》和电影《星球大战》、《回到未来》的重度粉丝。
“极客文化”原本只属于一小撮人,但好莱坞正在把“极客的故事”翻译成大众语言,讲给世界听,把“极客审美”推广成大众审美。
“极客”电影里的一切,都可能变成消费品,融入到明天的生活方式中,成为新的“主流文化”......只是我们还没反应过来。
3月30日,让我们陪你一起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