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济南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上发布了2018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2018年是济南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突破之年。VR网获悉,今年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将以全力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主攻方向,努力在大院大所引进、新兴产业培育等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据VR网了解,2018全市科技工作主要目标为:一是加快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增长1.5个百分点,达到46.63%;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00家,力争达到1400家;新增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创新平台5家;新增众创空间30家、市级以上孵化器8家,达到186家。二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研发投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35%以上,纳入统计范围企业R&D投入增长12%,R&D占GDP比重达到2.5%;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家,总数达到370家。三是加强科研体系建设,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件,力争达到30件;新增国际、国家标准9项,总数达到338项;新增有效注册商标1.5万件,总量达到11.5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亿元,力争达到120亿元;培养支持泉城产业领军人才(团队)30个左右。四是推进科技对外开放和成果转化,新建海外研发机构10家,海外孵化器1家;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3%;吸引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或500强企业设立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10家;吸引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20家;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30家。
会议明确了今年全市科技工作重点任务为围绕“一个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八个新突破”,确保“三年有突破”目标实现。“一个主攻方向”,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实现重大突破,全力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并将努力实现“八个新突破”。
大院大所引进要实现新突破
鼓励高新区、各县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发挥省会高校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山东工研院、意大利(济南)技术转移中心、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库山东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转化机构,培育5-10个协调协同创新中心。
新兴产业培育要实现新突破
推动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依托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量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和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等重点区域,力争在大数据、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材料、创新药物等领域实现突破,转化一批重大成果。
加快新型园区建设,重点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创新谷等新型园区、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等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着力做强大数据与新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科技服务业等十大千亿级产业。
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要实现新突破
省市共建科技服务平台,完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依托济南科技金融大厦,发挥微软、甲骨文、中技投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省市共建山东省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与山东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探索“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服务模式,构建面向全省乃至更大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区建设经验。
科技对外开放要实现新突破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成果国际化交流机制,推动国际高校院所和跨国企业落户济南,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际化交流冾谈,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济南品牌。
民生科技创新要实现新突破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乡村振兴,加大科技精准扶贪实施力度,积极开展省、市科技产业扶贫、重庆武隆区、临沂市、黄河滩区、科技特派员等专项扶贫工作。完善省级农高区管理体制,推动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增效,引进实施植物基因编辑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一批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环保、生物、医疗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治霾治堵、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增强人民群众的科技获得感。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实现新突破
建立长效化、市场化引才引智机制,搭建人才支撑平台。加快推进“济南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实施,建设一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或海外创新驿站。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要实现新突破
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高专利技术转化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8亿元。引导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研制,发挥济南标准化公共服务云平台作用,构建重点产业发展标准体系,打造一流的质量和标准化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