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的狂欢!是谁限制了日本的漫改真人电影?

2018-01-30 09:25:21来源:VRZINC


在真人版《银魂》大电影日本狂砍37亿日元的票房后,近日,导演福田雄一在推特发布了真人漫改电影《银魂2》的剧本准备稿。换言之,《银魂》续作已经开拍在即。事实上,真人漫改电影在日本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IP的光环下,几乎每一次的漫改电影总能引起粉丝的狂欢。

在近日Jump透露的消息中,《银魂》漫画最终话将在《周刊少年Jump》2018年第10期迎来完结,即仅剩2话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不过目前无法完全确定。不论是否真的完结,《银魂2》真人电影即将开拍的消息对于粉丝而言都无异于是一件特大喜事。“银魂”在日漫界的地位其实是个不大不小的IP,比它经典的IP比比皆是,如“浪客剑心”、“火影忍者”和“海贼王”等。

无我VR 聚合新闻

除了经典IP,还有一些近年来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的IP也被改编成了真人电影搬上了大荧幕,如“三月的狮子”、“进击的巨人”和“齐木雄楠的灾难”等,真人漫改电影似乎成了一件顺势而为的事情。

真人漫改电影顺应了IP发展的规律

日本漫画产业的规模令人瞠目,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漫的诞生要追溯到日本平安至镰仓时代,即公元794年至1333年,这期间诞生了一部名为《鸟兽人物戏画》的漫画,这是日本第一部漫画,也是日本国宝级作品。

即使《鸟兽人物戏画》最晚于1333年被创作出来,那么距今也已有685年的历史。而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该片创作于1917年,至今已有101年。

此后,日漫经历了探索期、成熟期,以及现今的细化期。说日漫历史悠久不无道理,在这漫长的发展史中,日漫产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IP孵化体系。

一般情况下,日本动画都是由人气漫画或轻小说改编而成,当然,有的轻小说会被先改编成漫画,再进行动画化制作。在此之后,如果依然人气不减就有可能推出剧场版,乃至真人电视剧化或真人电影化。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推出正版同名手游、舞台剧等。当然,丰富的周边也是整个IP孵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如“刀剑神域”的IP化之路,就是从川原砾原著的轻小说开始的,由于销量喜人,于2010年8月开始漫画化,后来于2012年7月播出动画第一季,2017年推出首部剧场版动画《刀剑神域-序列战争-》。另外,日本角川已于2016年将此IP电视剧化的改编权授予了美国好莱坞制片公司天舞影业。

一个例子或许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是民工漫《火影忍者》和《海贼王》的IP孵化之路也与此相差无几,这印证了日漫IP的孵化体系大体如上所述。我们再回头看看“银魂”的IP孵化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从连载于2004年2号的《周刊少年Jump》的漫画开始,到2006年播出的动画版、2017年7月14日上映的真人版电影以及2017年7月15日播出的真人电视剧《银魂-三叶篇-》都完全符合日漫IP的孵化过程。

因此,真人漫改电影并非出版社或动画制作公司一时兴起,而是一件顺应IP发展规律的事情。那么,真人漫改电影在日本发展地如何呢?

真人漫改电影在日本发展的现状

虽然在日本真人漫改电影是一件顺势而为的事情,但是日本真人漫改电影第一次走进大众的视线却是在33年前(1985年),一部名为《高校生极乐传说》真人漫改电影开创了真人漫改电影的先河。

无我VR 聚合新闻

80年代是日本动画的黄金时期,《龙珠》、《棒球英豪》、《足球小将》和《龙猫》均诞生于这段时期。或许是电影界眼红动漫界取得的傲人成绩,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日本导演那须博之在1985年12月14日将日本漫画家木内一裕的漫画《高校生极乐传说》改编成了同名真人电影搬上了荧幕,并一举斩获1986年日本全年票房第二名。

尝到了甜头的那须博之怎会就此停下,于是在往后两年分别推出了《高校生极乐传说:高校与太郎的哀歌》和《高校生极乐传说:高校与太郎进行曲》,而后者更是拿下了当年(1987年)第1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具话题影片奖”。

“高校生极乐传说”系列的成功令电影界和动漫界都为之一振,于是他们信心满满地联手合作,打算将IP的吸金能力最大化。可是事情似乎发展地并不顺利,从1987年至2004年期间,真人漫改电影的数量几乎仅能维持在一年一部,即使2005年后有所好转,2017年日本本土上映的真人漫改电影已达28部,数量依然没有想象得多。

这或许是源于并非所有动漫IP都适合改编成真人电影,放眼望去,但凡被改编成真人电影的动漫IP不是名气够大,就是资历够老,都是有一定粉丝基础的。资历够老的经典IP数量毕竟有限;而名气大的IP,也可能只是短时间的现象级IP,并不能成为经典IP,对于此类IP的改编需要快上加快,趁热打铁,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机,再想达到最佳放映效果必然有一定难度。

况且,如果动漫IP真人电影化还原度不够,不仅不能吸引路人粉,恐怕还会被原作粉指着鼻子骂,“进击的巨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进击的巨人 ATTACK ON TITAN》于2015年8月1日上映,虽然收官票房为32.5亿日元,这算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在IMDb的评分仅为5.1分(满分10分)。

这样的改编令原著粉失望极了,就算第一次是被IP蒙蔽了双眼,为情怀买了单,但是观众不是傻子,想以同样的方式糊弄他们第二次未免天真。因此,一个月后上映的后篇《进击的巨人 ATTACK ON TITAN END OF THE WORLD》得到的是口碑票房双扑街,IMDb评分为4.8分,票房仅有16.8亿日元。

不过即使动漫IP粉丝基础厚实,真人电影还原度也高,获得的口碑也不错,票房表现却依然平平,能过30亿日元就该开香槟庆祝了,反倒比不过优质的非漫改电影,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究底是受众群体的问题。

虽说日本是动漫大国,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看动漫,更何况动漫下的分支多种多样,个人喜好不同看的漫画、动画、轻小说类型也会不同,即使两个人喜欢同一类型的动漫也不代表一定看过同一部漫画、动画或轻小说,因为日本的漫画、动画、轻小说多如牛毛,所以一部作品的受众是有限的,它的真人漫改电影受众同样也是有限的。

大多数去看真人漫改电影的观众都是原作粉,只有少数是路人粉。由于路人粉没看过原作,会认为真人漫改电影情节过于跳跃,人物介绍也不详细,甚至压根儿没有,以及有些梗是只有原作粉才懂的,这种种原因都会导致路人粉看不懂电影,甚至因此给出差评。但是这种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因为电影将原本几十集的内容压缩成了短短的90分钟,最多120分钟,情节上难免会有所缺失。

从某种角度来看,限制真人漫改电影发展的是它本身,或许它只是少数人的狂欢。

新闻媒体更多>>
  • VR网
  • Yivian
  • 青亭网
  • 麦逗VR
  • VR陀螺
  • 魔多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