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离不开山寨与色情吗?

2017-08-14 12:28:10来源:VR日报


去年1月,暴风魔镜副总裁高伟参加CES消费电子展时,发现不少展位上摆放的VR眼镜长得和暴风魔镜推出的VR设备几乎一模一样,但是都贴着其他品牌的标志。

高伟早已见怪不怪,从2015年起连续推出几款VR头显,山寨的情况就层出不穷。这些山寨设备价格更低,影响了暴风的产品销售,但由于缺乏监管,尽管公司大力打击,仍然无法遏制。

任何一个热门硬件都会遭遇山寨,2014年之后,VR的火越烧越旺,这样一个还没出现行业标准的领域,山寨情况更加严重。与此同时,VR发展之初,色情内容一度占据主流,《财经》记者探访深圳一家VR生产厂时,在该公司的VR展示厅里发现,带有“美女”、“尤物”等标签的视频内容占据主流。

色情与山寨是自科技发展以来困扰不少行业的问题,VR领域这两块“毒瘤”尤为突出。但随着未来5年-10年VR行业进入成熟期,逐步融入人们生活和工作,这个行业也会摆脱对山寨和色情的依赖。

无我VR 聚合新闻

法国情色女演员正在拍摄VR视频。图/视觉中国

山寨成本仅8元

暴风魔镜是中国最早开始做VR设备的公司之一,目前暴风的VR设备销量占京东VR品类的70%,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属于暴风集团子公司,专门负责生产VR设备。 2015年4月获得A轮融资1000万美元。2016年1月,获得B轮融资2.3亿元人民币,由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资本领投,天神互动、暴风科技跟投。

在今年5月暴风魔镜推出新的一体机Matrix之前,暴风魔镜以价格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VR盒子设备为主,这类VR设备技术含量较低,山寨起来也更加没有门槛。

打开淘宝、京东,搜索“VR眼镜”,很多人印象中价格不菲的高科技,花一两百甚至几十元就可以体验到。根据外媒Venture Beat报道,中国目前至少有100多种VR头盔,可绝大多数都是低端产品。

一位VR资深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山寨VR作坊往往仿照成熟产品采购VR套料,然后进行贴牌加工。在阿里巴巴1688采购平台上,一套VR BOX套料,售价最低8元,最贵的也不过三四十元。

此外,一些根本算不上是VR的头戴设备也在强行蹭热度。这些设备实际上只能算是立体视频播放器,没有陀螺仪和加速器,它的功能仅限于允许用户观看普通2D视频时能够看出3D的效果。

VRPlay社区发起人潘博航说,国外一些高端品牌在国内销售受阻,造成了市场的真空地带,也间接给山寨水货开了道。由于政策等多种因素,Oculus Rift在国内销售依然无望,就连基本款Google Cardboard也没法在国内正式推广。

就连不少创业公司,干的也是山寨的事儿。而创业公司背后的原因是企业不愿或无法拿出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掌趣科技CEO胡斌说,Oculus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高达数亿美元,中国初创公司很难达到这一水平。

“有很多创业公司,根本不懂VR。创业对他们而言,就是抄一下外形,照搬一下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接着上众筹、刷单,最后骗一笔钱,然后等下一波资本热潮再转型。”焰火工坊CEO娄池说。

除了照搬整机,不少创业公司选择在其他部件上进行“山寨”。比如,使用价格便宜的山寨的VR屏幕,但宣传使用的是三星的OLED屏;号称搭载了高通的VR芯片,实际上是将手机的芯片拆了放进去;对外宣传自己的设备是富士康代工,但实际上由于成本问题,找的是深圳的小厂。

但与此同时,在目前VR行业生态不成熟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山寨变成了“不得已”的选择。深圳星王电子有限公司从两年前开始接一些VR的订单,这家公司一直从事智能手机的代工,VR火了之后公司总经理蓝晓南也开设了一条VR生产线,做VR设备代工。

为了缩减开支降低成本,这家公司最早就是代工做贴牌的山寨VR盒子,2015年VR市场越来越热,公司也开始自主研发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VR设备,据蓝晓南介绍,一套VR设备的模具开发成本就需要50万元,再包括零部件的购买,其中屏幕就占到了几百到上千块钱的成本。“像我们这种没有知名品牌的VR设备很难赚到钱。”他告诉《财经》记者。

再加上VR热度骤降,星王电子的VR订单越来越少,而造价高昂的VR设备只能被摆在展示厅里作为摆设,公司继续以为山寨VR代工为主业。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山寨是推动VR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姜皓天认为,即使是山寨的VR盒子也是能够代表行业变化的重要信息之一,“我们在密切关注VR设备的销量数据,几十块钱的VR盒子如果销量达到了2000万台的量级,就说明到了一个新的时间节点”。

但也有人不认同这个观点,“现在愿意体验VR的用户都是最宝贵的种子用户,是愿意自发推广VR概念的用户”。潘博航说,“一旦把VR的体验都透支了,他们也不会再购买了。”

VR的色情动力

知名游戏主播“纯黑”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的视频平均一条能获得40万的点击量,而今年3月上传的一条玩VR游戏的视频获得了166万的点击量。

视频里,“纯黑”一开始玩的是一款动作类VR游戏,随后切换成一款日本的美女养成游戏,他用各种角度试图一窥游戏女主角的私密部位,而视频弹幕也立刻以指数级增长。

色情产业一直都是创新者。20世纪,它是率先采用影片、录音带和互联网的前锋。美国作家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在《翻转的世界》一书中提到,“色情产业和其他产业不同,它必须勇于尝试新的方法与新的科技,才能够至少超前几步,来躲避道德警察的追缉。”

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色情VR内容已经开始流行,拉·达琳(Ela Darling)是一位演员,也是虚拟现实色情公司VRtube的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达琳已经在为Facebook的Oculus Rift开发“全息3D色情”影片。她被称为“虚拟现实色情王后”,并表示,“我认为虚拟现实色情视频有能力把全新的色情带给大众。”

一位与日本的VR公司合作色情内容的中国创业者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提到,在日本这样的VR内容相当流行,在VR硬件推广上确实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事实上,2015年,在色情行业合法、科技发达的美国和日本,成人娱乐网站一度成为了VR内容的创新者和领先者。

另一位为日本色情VR公司提供设备的中国公司高管认同,色情VR内容的传播度更广,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卖设备给这些公司不是一个好生意,因为“做色情内容的公司毕竟还是少数,尤其是在国内这类公司更是寸步难行”。

在中国,制作和发行这样的内容显然是属于违法的,截至今年5月,全国共立案查办利用销售VR眼镜传播淫秽色情刑事案件20余起,抓获30多名犯罪嫌疑人。主要电商平台企业积极配合“扫黄打非”部门,对平台VR相关商品进行全面排查,下架、删除违规商品,关闭违法违规网店,视频网站哔哩哔哩近日也推送了一篇公告,表示将会封禁“含色情内容”的VR试玩直播和解说。

但仍然有不少VR内容制作团队用打“擦边球”的方式将色情元素融入到内容中。

上海银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推出的VR游戏以美女养成和VR女友为主,其中不乏衣着暴露的女性角色。公司创始人何文杰告诉《财经》记者:“我们通过产品调查和行业数据发现,VR用户95%以上都是男性,这样的游戏类型符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在开发美女类游戏之前,银月团队尝试做了几款射击类VR游戏,效果都不好。“射击类游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各个游戏团队都在开发,我们没办法体现自己的优势。”

目前银月开发的“VR女友”游戏发行量超过25万,不少厂商都找上门来合作,包括大朋VR以及暴风魔镜等。

即便如此,2016年暴风魔镜对外宣布,与银月网络、春水堂达成三方合作,共同开启VR成人新模式。由暴风魔镜独家代理的VR游戏《女神星球》的新版本内容中,会增加为春水堂“烈鹰智能互动”飞机杯定制的独家内容,暴风魔镜用户可在游戏内购买独家内容,即可获得这款飞机杯。

一些情趣用品公司正在试图用VR这样的新技术改造产业。深圳的一家情趣用品公司目前的飞机杯产品可以做到:用VR看片的时候,飞机杯跟着振动;飞机杯上的按钮可以控制播放的进度或者作为一个可定义的操作按钮;检测抽插的机制,视频里面的美女可以根据抽插做出反应,这比较复杂,需要对应的3D模型开发。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超80%的情趣玩具产自中国,成人用品的从业者达100万人。

推手还是毒药

十年前,山寨手机曾在功能手机时代横行市场,最高峰时期,大大小小山寨手机居然占据50%市场份额。但这个生意在智能手机时代很快消失殆尽,这是因为——中国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制造生产基地,产业链完备开放,这令智能手机技术和价格迅速下降,新兴的智能手机品牌很快取代山寨手机,甚至有一批山寨手机在这个过程中成功洗白。

技术和内容是一个交替作用发展的过程,这在其他领域还没有开始发生,只有游戏有一些苗头。但色情却开始进入这个进程了。

原因在于,它击中了用户的消费痛点。“在国外,色情内容的用户愿意付费,我个人认为未来VR是可以完全取代sex。”一位VR视频公司高管向《财经》记者表示,他们的调研结果显示,VR的用户80%都是男性,对“美女”这样的标签十分敏感,且付费意愿强烈。

在禁止色情商业的中国,这是一块商业禁地,从业者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各种方式绕开政府监管,或者形成黑产。例如,一家VR色情内容公司老板告诉《财经》记者,他打算在色情行业合法的日本或其他小国家注册一家公司,用于主业,国内的公司制作合规内容。至于在国内通过何种途径出售色情内容,他只说“还没想好”。

不过,人们依然看好色情内容之外的视频VR产业前景。和成人内容在录像带、CD、视频网络的生命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类似,它走得最快,但不会主导整个行业。

Strategy Analytics虚拟现实生态系统研究服务执行总监David MacQueen向《财经》记者分析,虽然成人内容总是占据了不少网络流量,但未来主要的流量仍然将集中在传统的视频上。

新闻媒体更多>>
  • VR网
  • Yivian
  • 青亭网
  • 麦逗VR
  • VR陀螺
  • 魔多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