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未成的AR,迎来了攸关生死的第一道坎

2018-09-03 08:42:18来源:87870


无我VR 聚合新闻

终于,这次轮到AR摊上事了。

“一位18岁印第安纳州学生Sean Small,近日因为发布个人视角的AR游戏视频遭到校方逮捕并被指控威胁校园。Sean录制的是一段第一视角体验电视剧《行尸走肉》为题材的手机AR游戏《行尸走肉:我们的世界(The Walking Dead: Our World)》的视频,里面是一些以他本人的第一视角在现实校园射杀虚拟僵尸的镜头。”

——《美国学生因发布第一视角AR游戏视频遭校方指控

无我VR 聚合新闻

我相信,在许多热衷游戏的朋友看来,这个指控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归根结底,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映入眼帘的至多不过是一个伸直手臂托举着手机指指点点念念有词的学生仔而已,既没有人在现实中实际受到伤害,也没有在视频录像中呈现“击杀同僚”的画面,这份指控,实在是无端指责!

媒体振振有词,玩家忿忿不平——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又是一出“报道出了偏差,读者怨声载道”的传媒闹剧。然而,答案就此盖棺论定,真的靠谱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

从1963年的一桩事件说起

1963年11月22日,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携带一支卡尔卡诺M91/38手动步枪,进入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迪利广场旁边的教科书大楼。当天下午12:30,第35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乘坐敞篷车在经过迪利广场时,两颗从天而降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脖子和头盖骨。这,就是震惊全世界的肯尼迪遇刺事件。

无我VR 聚合新闻

这桩事件产生的后继影响有多大,想必已经无需赘述——直到今天,公众舆论依旧相信在官方公布的调查档案之下埋藏着不可见人的阴谋内幕。而在游戏行业,这个历史事件也成为了不少厂商重点关注的流行文化爆点:《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和《刺客信条Ⅱ》的例子大家比较熟悉暂不多提,2004年的时候,来自苏格兰的Traffic Games居然把奥斯瓦尔德行刺的过程制作成了一部只有一个场景、游戏时长差不多一分钟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JFK Reloaded》——直到现如今(没错,2018年),我们依旧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闲人重温这部作品的直播视频。

无我VR 聚合新闻

可能还有朋友不理解:一部诞生于15年前的老游戏和AR技术又有什么关联?很简单,倘若某个无所事事的闲汉心血来潮,对着《JFK Reloaded》照猫画虎搞出来一部《JFK Reloaded AR》(考虑到游戏时长与容量,难度并不高),然后跑到德州端起手机模仿一把奥斯瓦尔德,最后再把这局游戏录像发到Youtube上,诸位又该如何点评这种行为?“终于找到一款比《精灵宝可梦GO》更好玩的东西”?

诸位怎么点评我不晓得,我只晓得那些恨不得天天拿游戏找茬的保守派媒体和调查机构肯定会如获至宝。至于接下来的发展,嗯,大家都晓得。

也许会有朋友反驳,说这些猜测都是无中生有的凭空揣测——那好,让我们换个思路:

无我VR 聚合新闻

熟悉AR技术发展潮流的朋友应该都晓得,即便是在目前这个应用范畴基本局限于传统智能移动平台的时代,我们依旧可以找到不少以“涂鸦”为卖点的相关应用。诚然,这类“无损于现实物件”的App确实给上到艺术家下到熊孩子在内的无数用户带来了难以言表的乐趣,但如果让我们把涂鸦的背景换成不那么“脱敏”的场所,这份快乐还能持续下去吗?

——例如说44万平方米的那个广场。如果把涂鸦的过程做成录像放在Youtube上,你猜下面的评论会是什么模样?

既是魅力,也是枷锁

和VR相比,AR最鲜明的卖点无疑就是“立足现实”:“我们不再沉湎于幻象之中逃避现实,恰恰相反,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让现实变得更加绚丽多姿”——诸如此类的口号诸位想必不会陌生。然而,“主动参与改变让现实不再平淡”固然是AR的魅力源泉,但运用不当的话,现实中的丑恶完全可以通过AR技术以几何指数的规模增长乃至失控,最终,除了让这种蕴含着无限潜力的技术因为某些莫须有的隐患而早早夭折之外,什么也不会留下。

无我VR 聚合新闻

如果说VR技术的隐患多半集中在“滥用后的沉迷”这种老掉牙的论调上,那么对于AR来说,能够在得以广泛应用之前被舆论宣传所接受,无疑就成为了攸关这项技术生死的关键所在。2013年的Google Glass之所以会迈向失败,除了技术方面的缘由之外,公众舆论的争议同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时隔五年之后,现如今的AR技术能够应对这项挑战吗?就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吧。

新闻媒体更多>>
  • VR网
  • Yivian
  • 青亭网
  • 麦逗VR
  • VR陀螺
  • 魔多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