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摄影大势所趋 传统摄影将何去何从?

2018-03-19 11:14:13来源:99VR视界


手机摄像头和传统相机已经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技术趋势,传统相机还是追求硬件配置的优越性,而手机摄像头则体现出软硬结合极为紧密的技术特点。传统相机的操控需要有一定的使用经验,而手机拍照的用户可能弯弯曲曲是一只萌新菜鸟,用户的差异,对设备的智能化要求也明显不一样。

依托手机的更快的CPU、ISP、更强悍的软件系统、更多的感应器以及网络支持,手机注定了会要比相机更为聪明,而且会越来越聪明,因为人工智能将再一次带来全新的拍摄体验。人工智能也变成了一个万金油似的香饽饽,谁都想沾一点人工智能的光,以前的功能改头换面就叫人工智能巴拉巴拉了。我们不这么认为,人工智能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和理解能力,只有聪明的手机摄像头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加成。

场景识别更聪明

现有的相机、手机中,有部分机型支持场景识别,例如风景、室内、微距、文字等,识别后调用不同的拍摄策略,来实现更好的拍摄效果。但这些识别都很初级,只能识别大类,而无法做到非常精准的判断。举例风景,同样是风景,有郁郁葱葱的WinXP草原类型,也有百花盛开的草地类型,草原上留影又该是什么场景呢?

无我VR 聚合新闻

现有的某些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已经具备“读图”能力,它会将图片进行解读。例如上图,可以解读成

蜜蜂在花朵旁边飞翔

蜜蜂在珍珠梅旁边飞翔

蜜蜂在白色的珍珠梅旁边飞翔

蜜蜂在正在开放的白色珍珠梅旁边飞翔

阳光下,蜜蜂在正在开放的白色珍珠梅旁边飞翔

阳光下的珍珠梅花丛,蜜蜂在正在开放的白色珍珠梅旁边飞翔

阳光下的珍珠梅花丛,蜜蜂在正在开放的白色珍珠梅右侧飞翔,微距场景

……

越详细越有助于调用拍摄策略,这对提升最终画质是有极大帮助的。

对焦更聪明

现有的手机摄像头和相机均能进行面部识别,并将焦点设置到人脸,这样的对焦技术在拍摄人物时,会大大的提升效率。但这样并不够,因为识别算法不够聪明,会经常在草丛啊树林中识别出一张“人脸”,然后对焦测光什么都变了,反而让对焦变得麻烦。光有人脸识别就够吗,远远不够。

现在图像识别的算法越来越多,主流操作系统上都有类似的技术出现,这种技术会识别图像的内容并进行分类,例如猫、狗、建筑、人物、花花草草虫虫,而最新的人工智能,甚至已经可以进行更细致的识别,例如狗的品种、花的名称、人物之间的关系,而这些技术,都将对“对焦”产生影响。

无我VR 聚合新闻

SONY 索尼 Xperia Z2[D6503]智能手机-对焦失败SONY 索尼 Xperia Z2[D6503]智能手机-对焦失败

无我VR 聚合新闻
HUAWEI 华为 Mate 10 智能手机-对焦失败的例子HUAWEI 华为 Mate 10 智能手机-对焦失败的例子

一旦这些算法集成到对焦算法当中,揣摩用户的拍摄意图会更加容易,知道用户想拍什么,焦点会放在哪个位置会更合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对焦”。

色彩更个性

不同人对不同的色彩风格喜好不一样,有经验的用户会在特殊的场景使用手动白平衡来完成拍摄,例如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使用荧光灯白平衡设置来实现紫色的氛围。也有不少人喜欢更加鲜艳的发色,有人喜欢偏冷的调调,众口难调?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众口未必难调。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操作,生成特点场景启动的特殊调色,或者全局都影响的色彩色调。这些过程将不露声色,慢慢形成迎合用户喜好的色彩风格。

交互更聪明

人工智能对于交互设计产生有益的帮助,基于地理信息、气象信息、大数据,可以实现更友善的交互。例如,你来到了颐和园,走到十七孔桥附近,这时软件会根据天气条件来提示推荐机位和构图,你要如此这般,效果会更好。

而这些是目前主流拍照软件最为欠缺的,如果能让用户在拍摄中获得指导,用户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对品牌的黏性也会获得巨大改观。

安全认证更聪明

刷脸作为一种生物验证功能在手机上逐渐普及,但现有的方案中,大部分无法确保安全性,有的甚至用一张照片就能欺骗过关。即便手机中最先进的方案,例如具有3D探测能力的iPhone X上的Face ID认证,在你躺下后也可能不认识你,胖子尤其[躺下后,肉流向脑后,人脸3D特征改变,识别失败]。而这些都需要更强大的人工智能不断学习,观察人脸的变化并建立起关联,Face ID认证已经初步具备一些人工智能的处理,例如你失恋了,长了点小胡子,头发乱糟糟的,和你做验证登记时的小白脸形象有明显差异,但Face ID并不会认错人。

机内后期处理更聪明

现在的相机、手机摄像头都会有机内处理流程,HDR、全景、多帧降噪、滤镜、虚化等等,都是这个流程中的一个部分,这是手机成像品质差异的关键环节。而这个环节中,人工智能能涉入的部分就更多了。

现在流行双摄像头,而双摄像头最普遍的卖点就是“景深虚化模拟”。双摄像头视差可以大致描绘出被摄对象轮廓,以此来完成抠像并对背景进行处理。但双摄像头这个功能,迟早会被人工智能消灭掉,基于图像学习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像人一样的抠图,将对象从复杂背景下剥离出来,而不需要双摄的支持。这些技术应该很快就会到来,不会太久。而双摄的主打功能,将转向提供更多的焦距、色彩模式。

关于机内处理,人工智能能做的事情太多,这里只是拿“虚化”简单说说,打开脑洞,三天三晚都说不完。

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手机摄影

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手机摄影将更为纯粹,我们说的这些猜想,三年内可能就能实现得差不多了,用户要做的事情只是构图和按快门。那些繁琐的技术细节和技巧统统不需要管。心算快不等于会成为数学家,熟知相机操控的不等于会成为摄影师。摄影的精髓是构图和捕捉光影,而不是去担心对没对上焦,测光是不是溢出了,把时间节省出来,把时间让给机会,这才是摄影的乐趣。

新闻媒体更多>>
  • VR网
  • Yivian
  • 青亭网
  • 麦逗VR
  • VR陀螺
  • 魔多VR